第513章 长安托孤,顾命大臣!(2 / 2)

蜀汉 雨落未敢愁 3625 字 1个月前

大殿之中,顿时响起一阵接着一阵的哭嚎之声。

“陛下啊~”

“陛下~”

只是,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长安,现在差不多该是乱成一团了。

刘备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欣慰。

大汉皇帝刘玄德在医官们的搀扶下,勉强坐起来,看着跪在面前的臣子们,他挥了挥手道:“朕自承汉诈以来,夙兴夜寐,不敢或忘,今日,朕将大行,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法正,还有诸卿,都听朕遗命——”

“殿下终于到了!”

烛火摇曳,将每一个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原本苍白的脸,居然变得红润起来,甚至可以说过于红润了。

刘禅只感觉双肩沉重,这天下十三州的重量,这天下千万百姓,此刻都被他扛在肩上了。

而现在换了他这个‘刻薄’太子上位,焉知那些关中士族会不会搞什么乱子?

于是,他立刻就下令:“马上回长安!”

他知道,这是父亲在将大汉的未来,将他的志向,将万千子民的生计交托给他。

不少人感佩刘备恩德,或者曾经受过刘备恩惠的,此刻已经是在默默的流眼泪了,悲痛之意,直接溢了出来。

未央宫的巍峨壮丽在夜色中愈发显得庄严肃穆,刘禅紧紧握住缰绳,一跃而下,穿过重重宫门,径直向寝殿奔去。

刘备乃是难得的仁义皇帝,以仁德著称。

寝殿之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微风轻轻吹过,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哀悼这位即将逝去的英雄。

诸葛亮眼中带泪,后面的那话居然说不出来。

刘禅此时的模样,也暗和孝道,更是能得到刘备手下一干人的认可。

宫中各处均已戒严,侍卫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刃,严阵以待。

“太子有大志,太子有大才,但也需要以仁德抚慰人心,关中初定,一切以稳为主,朕崩以后,太子就大赦天下,赦免所有参与叛乱的人,施恩,加威!”

“朕的身体,朕自然清楚,生与死,天注定,朕能看到收复长安,能看到兴复汉室的希望,朕已经很满足了。”

被刘禅这么一说,诸葛亮法正等人这才反应过来。

众人见状,心中更是一紧。他们知道,皇帝已经到了弥留之际,随时都可能离他们而去。

如同风中之烛一般,微弱的生命之火在无尽的黑夜中摇摇欲坠。

众人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昔日那位自微末起,被称之为织席贩履之辈,数败丧家,又数次乘风而起的大汉皇帝,此刻已是形容枯槁,气若游丝。

宫城各处的大门紧闭,禁止任何人进出,整个未央宫就像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将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揪在了一起。

太子刘禅,聪明仁爱,有君人之度。朕百年后,宜即皇帝位,承继大统,以安万民。诸卿当竭力辅佐,共保社稷之安。朕在九泉之下,亦当笑慰之。

“儿臣谨记于心。”

刘备转头看向刘禅,脸上的红光渐渐消退。

哪怕现在是冬天了,诸葛亮急得头上上细汗直冒,心中更是燥热无比。

诸葛亮等人纷纷叩首,痛哭流涕地应道:“臣等必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不负主公所托!”

终于是到长安城了。

原本刘备是一副要死的模样,精神气完全被抽干了一样,但是,此刻见到刘禅之后,像是突然吃了一颗十全大补丸一般,顿时变得精力旺盛起来了。

刘备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慈祥和信任。他再一次握紧了刘禅的手,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诗经》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朕虽不敏,然亦尝以此自勉。愿吾子孙及诸卿亦能以此为念,修德立身,以保国家之昌盛。

杜尤说到最后,直接哭起来了。

此刻。

“天家呜呜呜~”

刘备在此刻难得精神起来,似乎要将所有的生命力,都释放在此处:

“父皇洪福齐天,必无大事,诸位不必惊扰,稳住各方,待我这个不孝子,前去拜见父皇再说其他的。”

刘备微微睁开眼睛,看到刘禅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用力握了握刘禅的手,嘴角露出一丝微弱的笑容。

便交给你们了。

刘禅快步走到父皇的床前,只见刘备脸色苍白,双目紧闭,静静地躺在床上。

诸葛亮那双睿智的眼眸此刻充满了担忧和无奈,他轻轻地摇着羽扇,仿佛想借此驱散心中的不安。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禅拉着刘备已无生机的手,呆呆的跪在地上,冰冷的地板,在这个冬日十一月的寒冷之中,更外渗人。

刘禅脸上顶着两个熊猫眼,瞥了一眼守城将,点了点头,便驱驰着身下伸着长长舌头,吐着白沫的战马朝着城内奔驰而去。

“殿下,请。”

夜幕低垂,长安城的轮廓在昏黄的灯光中若隐若现。

今大限已至,百病交攻,神志渐衰,知天命之不可违,人事之不可留。故于榻前,颁布遗诏,以明朕志。

而回光返照,也只有在快死的时候的人才会出现的。

“父皇!”

他累了,太累了,只想好好的睡一觉,睡一觉。

刘禅的心中一阵刺痛,他轻轻地握住父皇的手,低声呼唤道:“父皇,父皇,您怎么样了?”

皇帝老爹的身体,他早问过华佗了。

声音从皇帝的寝殿一直传到整个未央宫,听闻此消息的禁卫,无不掩袖而泣,整个未央宫的人都在哭。

皇帝寝殿内,气氛更是凝重到了极点。

刘禅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焦急的光芒,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刘备的担忧。

他要做皇帝了。

心绪复杂万分。

内官和宫女们更是噤若寒蝉,他们低垂着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主公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主公的遗愿,辅佐太子,守护大汉。

隐约间,可以听到宫女们细碎的哭声,那声音凄凉而哀伤,像是为皇帝的病情而悲泣。

日夜不息,奔驰向前。

他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并且,再没有人能够为他兜底,没有一棵大树能为他遮风挡雨了。

刘禅低语一声,接着重重的低下头,朝着皇帝老爹的遗体,叩首,再叩首。

刘禅愣住了。

“请殿下遵先帝遗诏,于灵前即位,袭号皇帝,上承宗庙,下安黎庶!”

吴懿苦笑着说道:“曹真作乱雍县,陛下为了此事操碎了心,为了安定关中士族,轮番接见臣僚,导致身体败坏,以致于连日呕血,御医们已经说了,陛下是药石无救了,现在还能活着,便是全靠一口气撑着。”

要知道,潼关距离长安有三百里路。

刘禅红着眼,重重点头。

“太子到了啊”

说完这些,刘备脸上的红光彻底散去。

大臣们立刻就排好队,按照等级,对着刘禅三叩九拜。

刘禅知晓,太子刘禅,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现在他是皇帝刘禅。

刘备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的时代,是属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