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张飞奔丧,托付后事!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金色阳光洒在大地之上,然而却未能驱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与哀愁。
一员大将自远方疾驰而来,那是身着战甲的张飞,他满头的白发在风中飘扬,战甲上斑斑驳驳,既有阳光下的耀眼光芒,也有战斗留下的痕迹,那些凹凸不平的印记,每一道都似乎在诉说着三爷英勇的传奇往事。
他胯下的战马,虽然也是一匹经历过无数战役的良驹,但长时间的奔驰已然让它疲惫不堪。
战马的口鼻间冒着粗气,偶尔吐出舌头,似乎在无声地抗议着这超负荷的奔波。
进入长安城,张飞的内心更是如被巨石重压。
此刻的长安寒冷彻骨,如今笼罩在一片缟素之中。
朱雀道上两旁,无论是树木还是房屋,都被白色的丧幡缠绕,仿佛连天地都为之哀悼。
那些昔日与刘备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共同谋划天下的时光、那些兄弟间无言的默契与信任……所有的记忆在这一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却又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
朕虽年幼,亦将秉承父皇之志,与叔父共谋国家大事,以安百姓之心。愿叔父以天下为重,以社稷为念,共创大汉之辉煌。”
汉代故事,皇帝死后,是要停灵至少一个月方才能够下葬的。
张飞的呼喊声渐渐低落下去,最后变成了无力的呜咽。
“你怎么就抛下我们兄弟不管了?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打下这天下,共享这盛世繁华吗?你怎么就食言了?”张飞的声音中充满了哀怨与不甘。
张飞敲打着刘备梓宫,哭嚎之声,响彻大殿的每个角落,当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往来的百姓也都身着素衣,脸上带着悲伤与沉重,他们默默地走着,偶尔有几声低泣在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不仅生前要尊享各种荣华富贵,死后的陵寝也要讲究一个恢弘大气。
但现在尴尬的是,刘备的陵寝,莫说是建造了,连选址都没有。
但纯人力的诊断难免会有误差存在,有时病者可能仍然一息尚存,但由于心跳呼吸极弱,极有可能被误诊为没有生机,继而被草草下葬断送性命。
这大汉,还是需要一些忠臣老臣辅佐的。
他们曾共同经历过生死,共同面对过无数的艰难险阻,那份深厚的兄弟情谊,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那么在山陵墓地营造好之前,皇帝的灵柩只能暂且安放在宫中了,这就是重要的“掩攒宫”仪程。
刘备的梓宫静静地躺在偏殿,梓宫外有许多宫灯闪烁,这些微弱的火光在空旷的大殿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一般。
张飞将鼻涕眼泪一擦,眼神逐渐坚毅起来了,他当即点头,说道:
呜呜呜
最后,只剩下痛苦的呜咽之声了。
那便是营造山陵,攒宫停灵。
“大哥!大哥!”
胡须上挂着泪珠和鼻涕,显得有些凌乱,看上去更是有些滑稽。
父皇在世时,视叔父如股肱之臣,今大汉尚需叔父扶持,百姓犹望叔父庇护。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着,带着无尽的悲痛与绝望。
我国古代向来有“事死如生”的说法。
刘备预订的陵寝,是在成都外的,但是现在收复长安之后,自然就不可能将刘备葬在成都了。
选址,建造陵墓,毫无疑问,这是个大工程,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里的“殡”指的就是停柩不葬,“七月而葬”则是指天子去世后需要停灵满七个月方可安葬。
朕深信,父皇在天之灵,亦必望叔父能振作精神,继续为大汉之未来而奋斗。
此刻白发散乱地披在肩上,与那张因悲痛而扭曲的脸庞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