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道明和太原王冉胤这两个杀神却不会这样轻易放过他们,他们胯下的战马已经开始奔腾,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高高举起,随着战马冲进溃败的人群,他们两个就开始了收割敌军的生命。道明还好,他只是故意造成一个声势,砍杀起敌军来完全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多数情况下都是把敌军拍落马下,并没有象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杀气腾腾,把每个照面的敌军砸得骨断筋折。战场上道明的情绪好像不完全都是他自己控制得了的,原本刚才还是杀气腾腾的他,现在就只想吓跑敌军骑兵了,对收割敌军骑兵的生命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来。战场上对于一个战将来说,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是一件好事,战将一旦杀意退却的话,他的斗志就会丧失,接下来很有可能就会被敌将斩杀。而对于道明这个奇葩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形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一个修者,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与众心相通,他已经在部分时间内基本失去了自我自控的能力,这个时候的他就变成了《道德经》里面说的那样,是以“百姓心为心”了。比如,刚才他冲向敌群救援魏军将士的时候,敌军骑兵正处在战意高昂,杀气腾腾的时候,面对仅有两个人的冲击,他们根本就不屑一顾,一心一意的要斩杀他们。敌军骑兵的杀意浓了,道明的杀意自然而然的步步升腾,打杀起敌军骑兵来也是得心应手。一旦敌军骑兵心生退意,伺机逃跑的时候,他们的杀意就自然而然的熄灭了,这种情绪就会在道明的周围形成一个息兵止战的生命能量场,生性敏感的道明自然而然的受到这种能量场的影响,他的杀意就自然而然的熄灭,所以,才会造成眼下道明的这种出工不出力的心态。
道明这次杀个回马枪的目的就是把敌军骑兵撵得远远的,好让魏军将士赶快把肉马运回邺城。而太原王冉胤就没有这些复杂的心思了,他只是一门心思的砍杀敌军,瞧着他那嗜杀的架势,好像是要把这么多天被围困被围攻的窝囊气全部发泄出来。太原王冉胤追杀敌军骑兵屡屡得心应手,也多亏他胯下的追风逐日千里乌骓马给力了。敌军骑兵已经跑出那么远了,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已经逃出追杀者的魔爪了,可是,还没有等他们来得及喘上一口气,杀神冉胤的青龙偃月刀已经当头劈下,很多多国联军的骑兵就是这样稀里糊涂的做了太原王冉胤的刀下鬼了。
这边的太原王冉胤一门心思的追杀敌军骑兵,那边的道明可没有象他这样热血沸腾冲上了头,他时刻注意着烈焰沸腾的火场那里的多国联军大部队的动向。他与太原王冉胤这样虚张声势的追杀敌军,不是想大量的杀伤他们,其目的就是要恐吓他们远离这个区域,使他们不能骚扰魏军拖拽肉马进城。毕竟多国联军大部队即使越过了烈焰火场,追杀到这里也得需要一点时间,而就是道明和太原王冉胤争取的这么一点时间,足够魏军拖拽肉马进城了。
眼瞅着已经把这些敌军骑兵撵得四散奔逃了,道明一声呼哨把正在杀得兴致勃勃的太原王冉胤给唤了回来。道明指着正在逐渐减弱的火线提醒太原王冉胤说道“兄弟,差不多就行了,你再肆意追杀下去的话,待会儿你就会被人家追杀了。趁现在敌军的大部队还没有越过火场,咱哥俩见好就收吧,不然,你姐冉慧又该惦记你了。”
太原王冉胤谁的话都可以不听,他发起驴来,甚至连他父皇冉闵的话都会当成耳旁风,但是,唯独是他姐姐冉慧的话,他就不敢不听,也许这是他自小就在冉慧的淫威之下长大而造成的心理阴影吧。即使是道明无意中搬出了冉慧这个名字,太原王冉胤那也是乖乖的听话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