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张恪跟随周勃步行进了皇城。两人到了乾元殿,张恪便与其分开,周勃要在此上朝,而张恪则随着一个小黄门再往前行,进入紫微宫内廷,这里便是皇帝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了。跟着小黄门进了含凉殿的一个小房间,这儿就是张恪的办公室了。皇帝夏季会在含凉殿内办公,而尚书郎们负责皇帝陛下的文书工作,同时也充当联络员在前朝和内廷之间为皇帝和各部门跑腿送信,毕竟是没有电话的时代,有事全靠吼,呃,是全靠走。因此有时候忙起来,尚书郎们的工作量(跑动量)还是蛮大的,有些类似于皇帝和各部门负责人间的快递小哥。还都是国家大事,耽误不得,因此常会看到这些小伙子们在宫里跑来跑去,气喘吁吁的。不过,现在皇帝还在前面上朝,这里暂时没有什么公事。不过尚书郎们倒是自觉的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这里毕竟是内廷,没事的话,也不许瞎逛。但因为张恪第一天来,小黄门还是带着他四处走动了一下,熟悉一下路线,毕竟要给皇帝跑腿,不认识路不行,走错了更不行。这一趟走完,就已经到了中午了,一直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张恪腿都软了。看来这差事可没有他想象的轻松啊!
不过今天倒是没有太多活干,下午时,皇帝只将其召到御书房几次,让其起草了一些嘉奖的文书,都是些照本宣科的事情,倒是不难,写完后,皇帝看一下,然后便令其送至门下省审核。因此张恪这第一天上班,除了腿跑的软了点外,算是波澜不惊的度过了。下班前,皇帝倒是又将他召来御书房,询问了一下他第一天当值的感觉。张恪自然不能说自己腿都软了之类的话,只是表达了些紧张和忐忑的心情,皇帝笑了笑,勉励一番后,便让他下班了。
拖着沉重的步子,出宫回到周府。还好他这差事儿,三天一值,除非皇帝临时有事要他加班,不然的话,他接下来两天不用去上班。不过尚书郎每隔七天是要入宫值一次夜班的,但目前他的排班还未定,只能等通知了。周勃回来后,照例将他叫进书房,询问了一下情况。但也自觉得不谈具体的工作内容。毕竟如今师生都在朝为官,有些事情还是需要避忌一下的。
随后,张恪向老师提及想在外城置一个宅子的事儿。毕竟不能老是住在周府内,于情于理不合。周勃倒是明白,虽然彼此关系亲密,但让张恪一直住在自己家,也确实师出无名,多有不便。于是便让他明天去找周通帮忙,在附近找一找合适的房子。京城居,大不易,没有本地人帮忙,可不容易找得到合适的房子。
第二天一早,张恪先遣了个下人去东城周家大院将周通请来帮忙,约其在靠近内城的一个地方会合。然后便带着大丫姐妹,倾城和薇儿一起坐上马车,出了内城。周薇对于张恪要搬出去住,自然是大为不舍的。但也知道,这事儿,只能这么办。有些东西是要避忌的,张恪也的确需要在京城有一个落脚处。
到了约定的会合处,等了一会儿,周通便赶到了。听了张恪要在内城附近找一处宅子的事后,想了想后便领着他们去找了个房牙咨询,要在京城买房,需要诸多手续,没有牙郎协助,也无法交易和过户。牙郎听完他们的来意后,便领着他们四处去看房子。看了四五家后,张恪倒是相中了一处宅子。这宅子离内城不远,是个二进院的房子,总共隔出了十来个房间。张恪他们就那么几个人,也实在不用住太大的房子。这房子前院种了桂花树和梧桐树,后院种有梅花树和竹子,环境清幽,布置雅致,大丫等几个女孩也对其表示喜欢。据牙郎介绍,房子的前主人乃是致仕官员,正急等着卖掉房子回乡,要价三百八十两银子。在京城,这个价格可谓中规中矩了。见大家都不反对,张恪便爽快的与牙郎签下契约,并请他代为雇人清扫房子,又去置办了些家具用品,让商户明天送来,这新家便安置下了。
诸事办妥,眼见着天也快黑了,张恪等便赶在内城宵禁前,回了周府。周勃听说,张恪买的房子虽在外城,但距离自家不过几里,点了点头。房子离内城不远,方便入宫当值,设在外城生活上实比内城要自在一点,倒是个不错的选择。第二天,几人又去那宅子布置收拾了一天,便基本可以搬过去住了。但毕竟是乔迁新居,还是特意选了个黄道吉日,明日张恪要入宫当值,便选定了三日后,再搬进去。从今以后,也算是在京城有房子的人了,张恪也不免感慨了一番:来到这个世界快七年了,也算是有了属于他个人的产业了,还是在京城,小小的骄傲一把,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