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用命(2 / 2)

流华录 清韵公子 4780 字 1个月前

张宝点了点头:“平汉的提议不错。董卓必定已为东征而调集了大量粮草和兵员,若能切断他的补给线,不仅能迫使他分兵应对,甚至可能使其因后勤断绝而陷入困境。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更多机会反击。”

右侧的浮云帅听后,补充道:“若要破袭敌军后勤,必须迅速而隐蔽,我们可以派出一些精悍的侦察兵和夜袭部队,先行摸清敌人后勤的路线和薄弱之处。等敌人未曾察觉之前,迅速发起突袭。”

张宝沉思片刻,眼神逐渐坚定:“好,决定了!我们集中力量突袭广宗与广平,一方面打击敌军前线,另一方面切断敌军的后勤线。每一支队伍都要快速而隐蔽,不能给董卓任何反应的机会。”

张梁点了点头:“如此,我们的反击将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仅能够击退敌人的攻势,还能重创董卓的大军。接下来的战斗,我们定要用巧妙的兵力部署,让董卓尝到他所未曾预料的苦果。”

“而最关键的,”张宝的目光扫过众将,语气沉稳而有力,“我们必须保持军心士气,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的目标。董卓能出兵东征,我们也能反击回来。黄巾之旗,不可低下!”

此时,帐篷外的战鼓声骤然高亢,仿佛为黄巾军即将展开的反击奏响了战前的号角。张宝与众将领一一行礼,随后下令部署,迅速调整兵力。整个帐篷瞬间充满了紧张与决然的气氛,而黄巾军的反击之战,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等黄巾军将领纷纷表态,要求不再防守,必须主动出击,扞卫家园。张宝在各路将领的鼓励下,决定采取主动反击策略,将敌军的三路攻势化解为一场殊死搏杀的野战。

张宝知,巨鹿郡是冀州之要地,若失守则大势已去,因此决定先以广宗、广平、巨鹿三地为主战场,分兵三路,反攻董卓大军。广宗由左髭丈八与平汉领军,巨鹿由雷公与浮云帅领,广平则由白雀与大洪出击。此时,黄巾军不再固守防线,而是以敌之兵力重压,展开破釜沉舟之反击。

黄巾军的高层帐篷内,气氛愈发紧张,带着即将临战的凝重与压抑。帐内的油灯轻轻摇曳,映照在每一位将领的脸上,既有坚毅的决心,也有无法掩藏的焦虑。帐篷四周,战鼓如雷,震得每一个人心神俱动。外面的风沙呼啸而过,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张宝端坐主位,目光锐利如刀,却未曾露出一丝松懈。

除去领兵在外的并州张牛角,几乎所有北境黄巾军的渠帅都已齐聚一堂。面对董卓三路大军的压境,军中的气氛充满了复杂的矛盾与动荡。左髭丈八低声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集中力量对付敌军的最弱一线。广平、巨鹿这两地地势开阔,敌军兵力集结较为集中,若我们能够迅速出击,打破敌军的前沿阵地,董卓的大军恐怕无法迅速反应,便可一举扭转战局。”

左髭丈八的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他话音刚落,帐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众将无不屏息倾听。张宝目光一凛,深吸一口气,眉头轻轻蹙起,似乎在考虑其中的利弊与可能性。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语气沉稳却不失锐气:“左将军所言极是,若能破敌前线,自可摆脱包围,迎接反攻。但若董卓已经布下铁桶阵,我们的反击将会陷入极大的困境。我等所能动用的力量,已经不如敌军之众。此战,我军需要更加精准的策略,而非莽撞。”

言罢,张宝的目光扫过在座的众将,那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一切。这不仅是对敌人的警觉,也是对自军战斗力的冷静评估。忽然,一道清晰而锐利的声音在帐中响起,打破了片刻的沉默。

平汉起身,目光犀利如剑,指向地图上的广宗与广平:“张将军所言极是,但若敌军兵力强盛,我们不如从敌军的后勤线着手,以广宗为突破口,派遣轻骑兵穿插敌军阵地,扰乱其粮草与补给。若董卓大军失去后勤保障,战力必然大幅削弱,此时再出击,胜算更大。”

此话一出,帐内众将齐齐点头,气氛渐渐有所缓和。张宝目光深邃,思索片刻,最终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平汉的计策倒是极为巧妙。董卓必定为这次东征调动了大量的粮草与兵员。若我们切断其补给,迫使敌军分兵应对,不仅能够拖住敌军的进攻,甚至可能令其因断粮而陷入困境。如此,正是反击的好时机。”

浮云帅静默片刻,忽地出声:“若要破袭敌军后勤,必得快速隐蔽,才不至于暴露行踪。我们可派遣精悍的侦察队和夜袭部队,事先摸清敌人补给的路线与薄弱处,待敌不备,便可一击即中。”

张宝神色凝重,沉思片刻,缓缓点头:“浮云所言甚是,破袭敌军后勤,需保证速度与隐蔽。每支队伍都应严守纪律,绝不可有丝毫拖延,亦不可给敌军任何反应的机会。”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众将,语气更加坚定,“决定了!我们集中力量先行突破广宗与广平,一方面打击敌前线,另一方面切断后勤补给。每一支部队,动作必须迅速而果断。”

此时,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等众将纷纷表态,态度愈加激昂。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似乎都迫不及待要投身这场即将到来的生死搏杀。张宝的脸上也隐隐带着一丝笑意,笑容如风中劲草,坚定而不失柔韧:“好!既然如此,便依计行事。黄巾军不再固守防线,准备主动反击!”

张宝知道,巨鹿郡乃是冀州的要地,一旦失守,势必影响全局。倘若再不行动,董卓的铁骑便将踏平一切,黄巾军的根基也将岌岌可危。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决定:“广宗、广平、巨鹿三地,必须同时展开反击。我将分兵三路,广宗由左髭丈八与平汉领军,巨鹿由雷公与浮云帅领,广平则交给白雀与大洪。我等以敌军之兵力重压,策马破釜沉舟!”

张宝站起身来,目光如炬,笃定地望向每一位将领,语气中充满着鼓舞与号召:“各位将军,胜负就在此一举!我们的战斗,不仅仅是为了反击,更是为了扞卫我们黄巾军的尊严,扞卫百姓的生存!无论胜败如何,黄巾之旗,不可低下!”

话音刚落,帐外的战鼓声忽然高亢,震天动地,似乎正为这场反击战预演着狂澜。张宝的身影在灯光下更加挺拔,仿佛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带领着黄巾军踏上了决战的征途。每一位将领也都站起身来,神情肃穆,眼中闪烁着如火的斗志。随着张宝的号令,黄巾军的反击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帐内的气氛凝聚如钢,外面的风沙肆虐,仿佛是天地也在为这场生死决战助威。张宝在无数双炽热目光的注视下,坚定地指挥着黄巾军,带领他们走向那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而这场反击,也注定将成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战。

广宗城下,硝烟弥漫,战鼓雷鸣。官军围困之久,日复一日,城中守军如铁板一块,死守不退,然而外面的敌军却渐渐失去锐气。补给线已断,粮草日薄,士兵疲惫,彼此间的瞳孔都映照着绝望与迷茫。宗员屡次巡视营地,见那士兵们垂头丧气、步履蹒跚,心中愈发焦虑。他知道,若再不撤围,恐怕将士们难以支撑,战局必将堕入死局。于是,他下定决心,暂时放弃对广宗的围困,命令各部准备撤兵。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愿意让这场战斗轻易终结。正当官军悄然调动队伍、缓步撤退之时,广宗城内忽然传来一阵惊天战鼓声。就在这阵阵震耳欲聋的鼓声中,一道道身影冲破城门,黄巾军猛如雷霆,乘着风雨般的气势扑向了从东、西门撤离的官军。

黄巾军骑兵,披黄衣、戴黄巾,宛如天降神兵,杀气腾腾。前锋队伍中,马蹄急促如鼓,刀枪闪烁如电,呼啸声如怒涛。指挥官于猛、黄路等人早已在城内等候多时,见时机已至,挥军如潮,黄巾军自北门涌出,步步逼近。骑兵犹如猛虎下山,气吞万里,势不可挡。那些本已准备撤退的官军,未曾料到敌军来得如此迅猛,纷纷后撤,阵型混乱,士兵间的脚步不再齐整,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东门与西门的撤退,正是官军阵中最脆弱之地,若这二门之势一破,战场便如裂开的天堑,千军万马难以填补。那撤退的信号如同预兆,仿佛在所有人的心头埋下了焦虑的种子。前方的硝烟尚未散去,后方的兵员便已在风雨中急促奔逃。正是这一瞬间,黄巾军如猛虎扑食,紧紧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黄巾军的骑兵如疾风骤雨,刀枪闪耀之间,似一阵飞燕掠过,迅捷如电,雷霆万钧。疾驰而来,他们的马蹄声如同天崩地裂,震得大地为之颤抖。每一匹战马飞奔之间,皆带着生死的气息,刀锋如闪电般划过空中,带着血腥与铁冷的光泽。敌军的弓箭手猝不及防,举弓的手尚未弯成弧线,黄巾骑兵的铁蹄便已踏入阵中。箭矢虽然射出,却像被风刮散的尘埃,根本无法伤及那如铁墙般迅速砸来的骑兵。

那些曾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官军步骑,刹那间如临深渊,阵型崩塌,纷纷散乱。弓箭飞舞,长刀舞动,但一切都显得如此徒劳无功。黄巾军骑兵似潮水般涌入,风驰电掣之间,官军阵中便成了血海深渊。每一声刀与肉体的碰撞,都是撕裂命运的音符,鲜血如注,浑然成河。官军的士兵如丧家之犬,心中的恐惧无法抑制,纷纷退却,战旗摇曳,已经被鲜血染红。

死尸满地,四散的盔甲在血泊中反射着残月的寒光。战马的铁蹄深深地印入泥土,仿佛要将这片大地碾成碎片。那曾经坚不可摧的阵地,此刻如纸糊的城墙一般被冲破,惨烈的屠戮在每一秒钟之间不停上演,染红了原本苍茫的战场。那些倒下的士兵,或是被刀锋所贯,或是被马蹄所碾,鲜血与泥土混成一片,仿佛整个天地都被染上一抹深红。风中传来阵阵死亡的气息,战旗飘摇,似在低诉那些未能得以长眠的亡魂。

就在此时,宗员亲率两千精骑自后方而至,宛如天雷般撕裂了这片黑暗的天地。他们如一股钢铁洪流,夹带着无尽的杀气与愤怒,向黄巾军阵地猛扑过去。每一匹战马,如飞鹰展翅,凌空而降,锋利的长刀横扫,横亘在敌军的眼前。宗员双目如火,气吞万里,长刀高举,犹如烈日之剑,迸发出炽烈的光芒。

两千精骑,刀枪并举,穿梭于战场,疾如风,猛如虎。每一次挥刀,便有一名敌军倒下;每一次冲锋,便有无数敌人横尸。鲜血如泉涌出,染红了斑驳的甲胄,染红了战场的每一寸土地。黄巾军骑兵在这股杀气中愈发狂乱,战马失控,嘶鸣声如凄厉的鬼魂之音,弓弦的振动与刀锋的撞击交织在一起,几乎掩盖了整个战场的呻吟。

但即便如此,黄巾军的气焰并未因此消弭,反而如滚滚烈火,愈烧愈旺。那如潮水般涌来的骑兵仿佛无穷无尽,充满了疯狂的杀意。每一波冲锋,仿佛山洪爆发,势不可挡。官军的阵型愈发松散,士兵的步伐也愈加混乱,彼此间的目光早已充满了惶恐与迷茫。弓箭手已无力再战,骑兵难以防守,战马的嘶鸣、刀剑的交击、战鼓的节奏,仿佛组成了一场血腥的交响乐。

黄巾军的骑兵左冲右突,如风暴中的狂潮,几乎将整个战场搅得天翻地覆。宗员心头的焦急愈发加重,虽然精骑冲锋所向披靡,却依然难以逆转战局。黄巾军的骑兵愈加疯狂,战场上弥漫着无尽的怒火与绝望。每一次黄巾军的反扑,都像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掀起阵阵尘土与血雾。官军的后撤步伐愈加急促,眼见战局愈加扑朔迷离,似乎没有任何一丝希望。

黄巾军的骑兵与官军的铁骑交锋在一起,宗员的两千骑兵如同裂开的洪水,彻底冲破了黄巾军的阵线,直指他们的指挥官。而黄巾军的将士们在眼见铁骑冲锋、战旗倒下时,阵中的士气瞬间崩溃,乱作一团。原本气吞万里的气势,在这股钢铁洪流面前迅速瓦解。黄巾军的先锋队伍迅速溃败,战场上的杀戮似乎也随之进入了尾声。

但即便如此,广宗城下的风沙仍旧肆虐,死尸横陈,血腥的味道渗透进每一寸土地。战马的喘息声、士兵的呻吟声、敌人断肢的咔嚓声,交织成一片令人窒息的音浪。黄巾军的反扑虽然被彻底压制,但官军也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那两千骑兵的每一次冲锋,背后都伴随着无数生命的陨落。宗员的脸上布满了灰尘与鲜血,他的眼神依然坚定,然而内心的重压却也随之沉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