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个二伯,可是张家最有本事的一位了,早年不肯在村里种田,去了城里闯荡,现在是某商行的管事,识文断字,还颇有见识。可惜他膝下无子,便对石头视同己出,尽心尽力地教他念书。
而石头也颇为喜欢这个二伯,喜欢他送来的书,每一本都翻得烂熟,也不肯放手;还喜欢他摆龙门阵,讲述走南闯北的奇闻异事,往往把石头听得如痴如醉,讲到天明也不困。
因此,每月底二伯的来访,是石头最为期盼的事情,早早就去村口等待,只是不知今日二伯为了何事耽搁,竟然并未出现,让他心里颇有些失落。
石头父母拌了几句嘴后,又把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石头妈不住地给他夹菜,石头爹则唠叨韩铁匠和石猎户的小子又有啥新鲜事了。
石头只好嗯啊地应付着,心里直喊二伯快来救命!
也许是念叨起了作用,忽听大门响,一名身穿宝蓝长袍、留着两撇胡须的中年人推门进来,脸上挂着笑眯眯的神色,喊道:“三弟,弟妹,我来晚啦!”
“二伯!”石头惊喜地叫了一声,连忙放下饭碗,飞奔过去扑入此人怀里,“二伯你可来啦!”心说你再不来,乖侄儿的耳朵就要唠叨烂了。
“呵呵,乖侄儿等急了吧?这是给你带来的新书。”二伯笑着取出两本崭新的书。
石头欢呼一声,伸手去抢,二伯却把手一抬,笑道:“慢着,二伯要考考你书读得怎样了?”沉吟一下,问道:“《齐民要术》中讲的种田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垄作法’,一个是‘代田法’,分别是什么意思?”
石头父母起身招呼一声,就把目光投在石头身上,想要看看儿子能不能答好。
只见石头微一沉吟,立刻朗声答道:“垄作法是指,在高于地面的土垄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优点是: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二至三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结穗实成;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
“不错,代田法呢?”二伯含笑点头。
“在长方形的一亩地面上作三?三垄,?宽深各一尺,垄宽与?同,?垄相间,每年更换位置一次,故名代田。
种子播在圳底不受风吹,可以保墒,幼苗长在圳中,也能得到和保持较多的水份,生长健壮。在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圳中,培壅苗根,到了暑天,垅上的土削平,圳垅相齐,这就使作物的根能扎得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第二年耕作时变更过来,以原来的圳为垅,原来的垅为圳,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圳垅轮换利用,以恢复地力。”
“其实,代田法就是对垄作法的升级优化之法!”石头一口气说到最后,又补充了一句自己的见解,脸色因兴奋而发红。
石头父母都听傻眼了,他们只会依照老辈的经验种田,虽然代田法和垄作法也会,可是其中奥妙根本就说不出来。
“很好!我这乖侄儿的聪明劲儿啊,真是了不得!一本那么厚的《齐民要术》一个月就记熟,还有自己的见解。”二伯欣喜地揉了揉石头的头发,把书递了过去,“奖励你的,拿去吧!”
石头欢呼一声,一把抢了过去,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臭小子,光惦记你二伯的书,还不赶紧给搬凳子?”石头爹反应过来,在一旁笑骂道。
石头红着脸,赶忙去搬来凳子,又用袖子仔细地擦了擦。
“呦,今天知道给二伯擦凳子啦?为什么呢?”二伯笑眯眯地看着他。
石头脸更红了,说不出来,又跑去里屋拿来新碗筷,还给父亲和二伯各倒了一碗白酒。
接下来二伯入席,与石头一家边吃边聊。
喝了几口酒后,石头爹看了眼儿子手捧新书,不忍释卷的模样,又是欣慰又是担忧,道:“二哥啊,我也不懂,石头打小身子弱不能种田,你还让他读一些种田的书有什么用处?难不成将来让他种田?”
“三弟,你说对了!种田乃是越国根本,在将来更是比读书做官都更要高尚!我正是希望他继续种田,但却不是在这里。”二伯放下酒碗,眼望远处的青岳山,神**。
只见暮色中的青岳山朦朦胧胧,好似一个巨人伫立在村子的北部,壮丽之中透着一股神秘。
“你说什么?”石头爹娘一听此言,顿时呆了,望了一眼青岳山,心里都升起了一个异样的念头:“素闻青岳山上有仙人,难道是……”
石头也放下书,扬起小脸,一眨不眨地盯在二伯身上。
<a href=>&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lt;/a&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