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王爷心计(1 / 2)

银安殿其实是个民间俗称,也有叫银銮殿的,是从金銮殿这个俗称上衍生出的名词,用来称呼清代王府的正堂。老百姓想的比较简单,皇帝家的大殿既然叫金銮殿,那王爷家的干脆就叫银安殿吧。其实银安殿的正确称呼是“正殿”,但老百姓们更乐意叫它银安殿。这是因为清代王府的正殿是一种宫殿建筑,这与一般京城内的官僚住宅的正房具有明显的区别,这表明它的主人身份的独特。这些从紫禁城里出生,然后走出皇宫到民宅之中开府为家的皇子,在王府建筑上依然要延续紫禁城的许多做派。紫禁城内每一座建筑,每一道门都有与众不同的名字,以此显示出他们的皇家气派。不过这银安殿也是有建制的,亲王的正殿可以有开阔七间房子那么宽。但如果是郡王爷,那就不好意思了。谁叫你比亲王小一级,那就只能造五间房子这么宽了。封建王朝就有这些鸟性,你什么人,就有专门配套你的房子。比如说高低,开阔等等。如果一旦违反,呵呵,后果大家都知道!这没有人举报还好,一旦有人举报,那还是先把自己的毛剃干净了再说。

“微臣黄义德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黄义德行礼道。

“起来吧。黄义德,这次你找本王有何要事?”胤?坐在椅子上面问道,也没有一点起来的意思。谁叫人家是王爷?自己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官,这就是阶级啊!反正来到这个时代,他也已经习惯了这些。就像别人拜见他的时候,他自己不也是感到挺爽的。封建时代的阶级之分还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能力改变他,那就只有自己融入其中。

“王爷,这次微臣之所以上门,那是有事相求。”

胤?原本是靠在椅背上,一听他有事相求,一下子就有了兴趣。他挺了挺身体,颇有些玩味的说道:“哦!所求何事啊?本王又为什么要帮你啊?”

“王爷,其实这件事情也和你有关。”黄义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忍不住偷偷瞄了这位四爷一眼。这位爷可不是好忽悠的,他只能小心翼翼的应对。

“黄义德,你小子就不要跟本王卖关子了。还不快如实说给我听,不然小心本王治你一个不敬之罪。”

“是,王爷,微臣这就说。自从您给我安排了刑部司狱一职之后,不少人都知道我是你的门下。于是我的一个邻居为了一点事情找上了我,希望我能够帮忙。我推脱之下,本来不想管这件事情。但据说这是一起大冤案,还涉及到宗族之斗,搞不好就要出乱子。一想到这里,我就决定帮他解决这件事情。我不能让好人吃亏,让坏人逍遥法外。更何况涉及地方安危,义德虽然官小位卑,但也不敢忘记自己吃的是谁的饭?拿的是谁发的俸禄?既然身为朝廷命官,那就必须要有胆量去担当一些事情。”黄义德说的那叫一个慷慨陈词,不过就是绕来绕去没说到重点上面。胤?听了半天也没搞明白到底是什么事情,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好了,你这个臭小子。快说到底是什么事情?绕来绕去,只知道为自己说好话。难道你四爷还分不清这些吗?你啊,就是一个油嘴滑舌的奸诈之徒!”

“冤枉啊!王爷!我。。。。。。”

一看这家伙这幅德性,胤?立即就打断了他:“好了,快说事情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