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白马义从的强悍(1 / 1)

南匈奴骆驼骑兵的出动,把原本要将斧头兵围剿的骑兵团给阻挠了下来,

骑兵之间的对战开始了,骆驼本身比马的体积要大点,

不过北方的马匹也不是吃素的,虽然高度没有骆驼高,但健壮程度不低,

所以不会出现被撞倒这种尴尬的情况,双方交接,

骆驼骑兵的弯刀对了公孙瓒这边骑兵的砍刀,唰唰唰,

兵器之间刮蹭的摩擦声不绝于耳,从天空方俯视下来,

会砍刀到两股骑兵如洪流般交叉对撞,场面很是壮观。

而两股洪流在外圈逐渐汇合,而四万的斧头兵在内圈,逐渐压去,

盾兵已经在匈奴马骑兵的冲撞下,防御线即将瓦解,

在盾兵后面的弓箭手也即将暴露在匈奴骑兵和斧头兵的武器之下,

情况看起来来甚是危急,其实这主要也是数量的劣势,

一万的士兵对对方的六万,怎么样都不足以做出以少胜多的事,

特别是己方的士兵也都只是普通的士兵,在公孙续以及严纲的指挥下,

能挡住这么一阵,然后让弓箭手射杀尽可能多的敌军,已经是很强大的作战计划了。

这个时候,再从方视角看下来,会突然发现在战斗圈之外,

汉军的后方,出现了一股白色的流水,

而这流水的奔流速度比刚才双方的三支骑兵还要快两倍以,

以极快的速度插入战圈中,而突入的地方正是匈奴右边的骆驼骑兵团,

这边的骆驼骑兵数量很多,也是逐渐压下公孙骑兵的一方,

形势比盾兵那边还要再危急,而这股白色洪流的进入,

直接将骆驼骑兵给怼懵了,将匈奴骆驼骑兵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这股白色的奔流,就是北方兵种让人闻风丧胆的之一的,白马义从。

曾将在汜水关出现过一次的飘逸兵种再次出现,其速度之快依然让人感叹,

急速的冲击,加手弯刀的锋利,从侧面进攻,永远是最强的手段,

插对方的软肋,哪怕数量很多,但还是轻易地划开了这个缺口。

白马义从所过之处,骆驼骑兵接连倒下,

让呼图尔难以接受的是,为什么双方同是拿着弯刀的骑兵,

自家的骆驼骑兵连挡住对面几秒的实力都没有,就倒下一大片,

而对方还扬长而去,直接冲进去斧头兵团里,继续收割去了。

其实造成这种强悍效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速度,

白马义从将所有训练都放在了速度面,跑起来带动了周围的空气,

并形成了一种难以理解的风罡,这是这种急速带动起来的风罡,

使得冲击力再次加大,在冲撞不弱于普通骑兵,

在撞击之后,手中的弯刀出手,而且白马义从的攻击方式是,

所有人都会往同一个位置出手,就是数千刀划到从一个位置,

多么强悍的防御都顶不住啊,但其实在表面看来,只是一刀而已,

那是因为出刀速度也极快,导致的视觉错误。

传说中的急速轻骑兵果然不同凡响,此时匈奴骆驼骑兵缺口的打开,

也使得匈奴方的士气大卸,节奏放缓了许多,

公孙军的骑兵逐渐打回了气势,而呼图尔让己方在冲撞盾兵的骑兵回防,

去堵住那个已经大开的缺口,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

公孙方的骑兵很快就能回流到呼图尔的位置,对他形成正面冲击,

他可是一个怕死的单于。

盾兵压力骤减,弓箭手又可以腾出空间和时间来进攻了,

只是秦晓让严纲命令弓箭手不要放箭了,因为白马义从已经在匈奴的战圈中,

左冲右突,收割了一片又一片的人头,暂时不需要射箭,而且有可能会误中己方人马。

本来步兵在骑兵面前,就是被严重克制的兵种,

更何况此时的超轻装斧头兵,更不可能抵挡住白马义从的冲击,

四千数量的白马已从在四万数量的斧头兵团中,如入无人之境,

在斧头没砍到的缝隙中穿插而过,紧随其后的弯刀划出,

斧头兵就应声而倒。

然后白马义从还从外围一圈一圈的绕场,所过之处,斧头兵无法抵挡,

接连被收割而去,只不过愣神的功夫,已经倒了近万的斧头兵。

越打下去,士气越发的低,在内圈的斧头兵们已经有了投降的念头,

很多已经丢下武器跪在地,希望放过他们一马。

而在外围的骆驼骑兵也是偶尔会被从身边跑过的白马已从划一刀,

哦不,划仿佛一刀,实际数千刀,也是打着打着就很迷,

完全打不下去了,形式已经因为白马义从这一支骑兵的出现,

得到了很大的逆转,接下来只要再跑几圈,

南匈奴的六万士兵,就会被全数围歼在这片平原荒漠。

呼图尔此时也是全无主意,逃又逃不出去,打又打不过,

每当他想带着亲卫突围,刚直线跑出几米的距离,

白马义从已经跑了一圈回来了,似乎是盯着他,围着他转,

这种恐惧感太过于强烈,带领着白马义从的公孙瓒确实是直盯着呼图尔而来,

毕竟南匈奴这么多年的骚扰,公孙瓒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怨气,

今天就想乘着这个机会,将南匈奴永远留在这里。

秦晓虽然有预料到能打赢南匈奴,但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后手,

还没有拿出来,就已经打到这种轻松的程度了,看来也是很简单的事。

就在战果似乎已成定局的时候,突变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