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错综复杂,许贡浑水摸鱼(1 / 1)

孙策出身吴郡,因此对吴郡的豪绅都有了解。

朱治追随孙坚,有同郡情谊在里面。

吴郡的各大势力,错综复杂。实力最雄厚的家族有四个,分别为顾、陆、朱、张。

“陆”即陆逊的家族,孙策攻打庐江郡时,太守陆康即出身吴郡陆氏。

陆康赏罚分明,击破了盗贼黄穰,稳定一方。

当初孙策亲自拜访陆康,被陆康所轻视,只是派遣主簿敷衍孙策。

孙策因此怀恨,后奉袁术之命攻打庐江郡。

陆康宗族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了近一半。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孙策气度、胸襟不足。

但情况绝非如此简单。

陆康的侄儿任宜春县令时,被敌兵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

主簿劝说孙坚不要越界征讨,结果被孙坚怼了回去。

他即刻整顿部伍,起兵驰援,无愧于心。

此等情谊在前!

结果到了孙策前去造访陆康,被如此对待,血气方刚的孙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更何况陆康宗族并非他所斩,而是战争所迫,并未有失道义。

两族的恩怨,绝非简单几句话能够化解。

只是孙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后来会嫁给陆逊。

当然,这只是后话,也是孙权拉拢士族的本事所在。

但就现在而言,孙策很难获得吴郡陆氏的帮助,无法彻底掌控吴郡。

项鱼越了解吴郡,越觉得此地藏龙卧虎,暗中带刺。

一不小心,容易招惹祸患。

孙策称赞许昭,放他一马,除了朱治的帮衬,或许还有其他深意。

项鱼必须站在孙策这边,坚定立场,没必要参与豪绅之间的爱恨情仇。

至于程普所请,项鱼只能“呵呵”了,他不趟浑水。

更何况,许贡的门客也不是好惹的。

项鱼记得孙策便是死在许贡门客的暗杀中……现在留许贡一命,或许能够起到奇效。

事情到了这里,项鱼本以为可以轻描淡写地揭过。

没想到刚过两天,就出大事了!

许贡敢对前任郡守盛宪出手,怎么可能是善类。

他的野心,已经不是“平安”能够遮掩住的了。

许贡根本不肯放弃吴郡,出来作妖了。

如果他解甲归田,好好当富家翁,孙策一定会放过他。

只是这家伙一心寻找机会,要击败孙策,夺回属于自己的“吴郡”。

许贡知道行军作战,他绝对不是孙策的对手,于是采纳了门客的损招。

他派人向朝廷奏折,称道:

“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简单地说,就是对孙策明升暗降。

朝廷几乎没什么威信了,即使下诏,孙策也有可能不听。

但容易让孙策成为众矢之的!

许贡的谋算非常阴毒,一不小心容易当。

所幸奏折被程普截获,通报了孙策。

孙策雄才大略,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立即派人招来许贡对质,迫于孙策的兵威,许昭询问许贡,是否有此事。

没想到许贡拒不承认。

“这奏折绝对不是我写的,我愿发誓!”

“既不是你所为,必是他人陷害。为人坦荡,何惧孙伯符?”许昭道。

于是,为了自证清白,许贡跟随孙策的使者回去。

他昂首挺胸,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入了军营,许贡这才感到了一丝害怕。

这些军士脸庞冷峻,目光摄人心魄,为精锐之士。

许贡刚走进来,双腿就情不自禁地发颤。

等到见了孙策,许贡佯装镇定,实则心里在打鼓,心脏砰砰直炸。

“这奏折,是你写的?”孙策威声询问。

“不是我,绝对不是我。如果真是我写的,我怎么会来自投罗网?”许贡坚决否认。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

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反正没有证据,许贡认为自己只要赖过去就好了,却遭来了孙策的威压。

“除了你,还会有谁?你若大大方方认下,我便放你一条生路。”

许贡犹豫半晌,咬牙道:“孙伯符,你不要欺人太甚。”

砰!

孙策拍案而起,愤恨道:“你好好看看这奏折,到底是谁欺谁?”

许贡一哆嗦,捡起奏折,装模作样看了一遍。

“这不是我的字迹。”

孙策再也没有耐心,吩咐把许贡拖下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