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波云诡谲,董承之约(1 / 1)

“使团入城后,可与他人有过接触?”

曹操忙完“政务”后,终于抽出空来关心此事了。

现在许县有两个“皇帝”,天子刘协是坐皇帝。

当初袁绍迟疑,就是担心这样的事发生。

迎奉天子,以后群臣听谁的?

该听天子的,还是袁绍的?

听了袁绍的,对天子就是“不忠”。若是听天子的,袁绍请回来一个祖宗?

心不够黑,迎奉天子纯粹的麻烦!

现在曹操对朝廷还有一定的“宽容”,等到他祭起屠刀,才是真正的动荡。

“使团未曾接触过其他朝廷大臣,只会派人前来司空府,以及荀令君府。”程昱回答道。

“项临渊对吧?倒是一个妙人。”曹操赞赏道,眉宇之间潜藏着一抹忧虑。

太医说了,戏志才很可能撑不住了,随时都有可能离开。

这对于事业蒸蒸日的曹操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董承呢?”

“董承近来也很安静,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程昱沉声道。

“派人放出风声,就说江东孙策的使者来了,看看这老家伙能不能沉住气。”

曹操目光深邃,一股煞气涌出。

终有一天,他要平了这朝堂。

“恐怕董承早就收到消息,只是不动声色罢了。”程昱推测道。

两百人的使团入城,规模不小。

董承怎么可能没有察觉?

“嗯?”

曹操眸光冷冽,有杀意在酝酿。

“他在等,等使团与他联系。只是他没有想到,江东使团宁愿在城里闲逛,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程昱汇报道。

“项临渊又到处闲逛了?”曹操震惊道。

“不错,他在城内的市场转了一圈,询问粮食、布匹的价格。”程昱一五一十道。

又是粮食!

曹操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无法明确察觉。

“此人不容小觑。”

曹操心神一敛,露出忌惮的神色。

普通使者求无门会怎么做?

当然是寻求文武百官的帮助。

只要他们引荐,还是能够见到皇帝的。

曹操刚迎天子,不可能阻止天子的任何行动。枷锁,只会越收越紧。

项鱼摆出一副不顾“主命”的样子,淡然如水。

反倒是引起了曹操的疑心。

“密切监视江东使团,有任何状况,都必须汇报。”

“遵命。”程昱恭声道。

时光匆匆,又过了一天。

秦松按例前去司空府投递拜帖,被告知司空曹操去看望戏志才了。

然后他转去找荀彧,被荀彧拒绝了。

荀彧身为臣子,不可能私自接见使臣。

他以此为借口,拒绝了秦松。

秦松垂头丧气地回来,沉吟道:“参军,这件事不好办啊。”

“急什么?”

“敌不动,我不动。继续等待转机的出现。”

项鱼心神沉定,坚如磐石。

而很快,神秘人再次送来了信件。

“大驾东迈,巡省许都,拔出险难,其命惟新。”

如此表达,明确多了。

项鱼可以肯定,背后之人必然是董承!

使团在曹操处屡屡碰壁,一般人都会心生怨言。

历史的张松,不正是如此吗?

现在董承认为拉拢江东使团的机会来了,因此表达更加大胆。

继续试探!

项鱼继续焚烧信件,没有留下任何破绽。

就好像从未有过此事一样。

如此淡然的回应,让董承彻底懵逼了。

他根本试探不出江东使团的心思,他们到底是不是忠于汉室?

现今许都的局势,波云诡谲。

谁都无法相信。

董承也不敢孤注一掷。

但他没时间拖下去了,遂以举办寿宴的名义,邀请项鱼参加。

国舅之请,不去就是不给面子!

秦松收到请帖,整个人怔住。

“董承位高权重,他举办寿宴,怎么会邀请我们?”

忽然。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宴无好宴。

项鱼不去,必然会得罪朝臣。

孙策的请封,还可能成功吗?

项鱼没想到董承竟如此大胆,询问道:“董承是否邀请曹操阵营的人?”

“属下立即前去打探。”

很快,秦松便传回消息,董承只邀请了一些朝臣。

种辑、吴硕等等。

没有一个项鱼认识的!

一张大网,已经笼罩下来。

项鱼再三衡量,决定深入虎穴。

“唯有如此,才能引起曹操的重视,顺利与之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