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王府来人了(1 / 1)

在古代,名声就代表着一个人的‘信用额度’。

当你的‘信用额度’越高,你所能支配的资源也就越多。

当你所支配的资源越多,听从你安排的人也就越多。同时,跟你敌对的人也就越少。

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村民们也都会尽力的去支持你。

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质疑。

他打算成立‘村集体立生产队’。

等明年开春了,就要进行各项工程,不仅要建立鸡兔养殖坊,还打算掏一个窑洞,做成砖窑,取土烧砖。

村子里一多半的房子都破旧不堪了,需要重新翻盖。

他打算让杨立文带头成立‘村集体工程队’,冬天盘火炕,春夏秋翻盖新房。

还顺带着挖沟修渠,把田间浇地灌溉用的沟渠好好修整一下。

对于郭毅的这些提议,无论是杨老爷子,还是杨立杰和杨立文他们,全都表示赞同。

没有任何异议的全力支持。

毕竟,他已经用两次成功的先例证明了自己。

让杨林村的家家户户都有了余钱,能够好好的过一个肥年。

马上就到元日了。

最近几天,各家各户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成群结队的赶往江陵城里去采购。

扯几尺花布,割几斤肥肉,给孩子们买点零嘴,再给老爷们打上一角酒。

这才叫生活。

有奔头。

而就在今天早上,他母亲郭杨氏,连同三娘,带着弟弟妹妹,也进城去了。

柱子也跟去了,充当保镖。

郭毅却没空去,带着一大群老娘们儿,在家里做蜡烛呢。

在院子里用砖石垒了三个大灶台,架起了三口大锅,把背回来的蜡油全都倒了进去。

三个妇人负责烧火,外加搅拌。另有几个在搓灯芯,劈开竹子。

郭毅则是来回协调,还不时的出言指导。

突然,

外面传来了叫喊声,由远及近,声音越来越高“不好啦,不好啦,官府来人啦!”

杨老爷子正站在廊下,看着他们忙活,听着声音说了一句“是二杰家的老大,永娃子。”

永娃子,大名杨会永,杨立杰的大儿子,会字辈行二。

杨老爷子话音刚落,一个圆头圆脑的青年,便推开院门跑了进来。

嘴里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一边跑,还背着胳膊向后指去,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毅哥儿,大翁翁,不好啦!官府的人来啦,都到了西漳河边啦!”

官府?

杨老爷子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扭头看向了自家外孙。

不只是他,在院子里熬蜡油的其他人,也都是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扭头向他看了过去。

而郭毅只是轻轻地皱了皱眉头,便遂然舒展了。

应该是冲着石碳来的。

想到这里,不禁轻然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莫不是,冲着石碳来的?”杨立成定定的看着郭毅,心里也有些猜测。

“嗯!”郭毅微微点了点头,神色淡然的回应道:“放心吧,十三舅。我既然早有猜测,自然也有应对之法。把这些东西都收了,咱们出去迎一下,去祖祠那边招待他们。”

他刚说完,

院门外又冲进来一个半大小子,神色有些慌张,同样也是跑的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杨立成看清来人,不禁一愣,满是疑惑的问道“九郎,你怎的从城里回来了?”

“十三叔,大翁翁。吾是跟着小姑一起回来的,翁翁让我先一步,超近路跑回来,让吾给你们报信儿来的。”杨九郎气都没喘匀,一屁股坐到地上。

“报信儿?报什么信儿?”杨立成赶紧过去,把他搀扶起来。

“翁翁说,楚王府的人,要带小姑回老家来省亲,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他一说到楚王府,郭毅立马就反应过来了,眼前这个来报信儿的半大小子,应该就是杨立杰他四叔家的。

也就是那个履试不第,给大户人家当了一辈子账房的杨四爷。

而他口中的小姑,应该就是被楚王买进府里做小妾的那个,好像是叫‘杨絮’。

至于他所谓的回老家来省亲?

那个搬进城里去住的杨四爷,除了逢年过节之外,平常根本就不回老家的。

而她家的姑娘,即便是回家省亲,也不该回村里呀?

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了。就仿似用擦屁股纸做遮羞布那般。

不仅一戳就破,还臭不可闻。

这明显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可是,怎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

杨会永刚刚报信儿,说官府的人来了。这楚王府的人,也在这个时候过来?

莫非,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想到这,郭毅开口问道:“永哥,你所见的官府之人是什么阵仗?”

“两辆马车,前后还跟着几个穿黑色皂服骑马的,腰挎宝刀。高头大马,很是英俊。”

马车?

大周朝的马,非常珍贵。

因为儿皇帝把燕云十六州这块上好的养马地给丢了,而世祖皇帝又把甘凉河套这块养马地也给丢了。

而后来,安定北伐与正兴北伐两次大败,白白耗光了强大的大周朝的骑兵部队,不得不转入被动防御。这才有了大周朝“缺马”的困境。

是以,

大多数好马都在军中,只有少数劣马流入民间,还都是有钱人家才能买的起的。

想到这,郭毅也扭头看向那个来报信儿的半大小子。

杨立成看到了他的动作,忙不迭的介绍道:“毅哥儿,这是四叔家十二哥的大儿,九郎杨会岚。”

郭毅了然的点了点头,开口问道:“岚哥儿,你小姑回老家省亲,是什么阵仗?”

杨会岚听到他的问话,不禁一愣,而后仿佛明白了什么,快速的回答道:“也是两辆马车,跟随着几个骑兵在边上护卫。”

果然,不出所料,杨会永所说的官府之人,和杨会岚所说的回家省亲队伍,应该是一波人。

盖因,无论是王府的护卫,还是官府之人,都穿着不同款式的皂服。

但杨会永他们这些山里娃,没见过世面,肯定是分辨不出来。

而此时,听完杨会岚的话语,不仅是郭毅,其他人也都想到了这点。

可无论官府,还是楚王府的人,都不是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山里人能够招惹的。

“怎么办?啊,毅哥儿,怎么办?咱们,”杨立成焦急的有些手足无措,满脸的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