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亮术模型固定,通过注入不同数量的魔力,记录总结产生的光的量级,就是归纳。
把光亮术的模型增加、减少不同的组成部分,以相同数量的魔力不断尝试其效果、成败,这就是穷举。
把光亮术以相同数量的魔力尝试,在其固定模型中寻找起到发光功能的关键模块,为此而每次施展都改变或取消一个固有模块,直到找到要找的,这就是排除。
就这样,戚远完全无视了时间的变化,在记忆坐标的护卫下,沉醉在自己的研究中,每一个法术、每一个模型、每一个模型中的模块,全部都被彻底解构。
他在求知中不断发现新的未知,为了解答一个问题弄出三个新问题,收获越来越多,思路越来越广,新的法术层出不穷。
如果把他的新法术撰写成一部法术书,其中包含的数量足够超越人物卡附带法术列表中法术的数量总和。
一到九的分级被他完全遗忘,于他而言,所有法术都是为了他的兴趣而服务,并不存在教授他人的作用。
只要他能够心随意动,瞬间施法的,就都是低级法术;需要汇聚片刻魔力,或者施法前需要计算片刻的就是中级法术;而那些要做一段时间准备工作的,就全部都是高级法术。
这样的标准,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研究进行没多久的时候,戚远还只能瞬间释放被归类为三级的奥术,再高等级的就需要他耗费一点时间汇聚魔力了。
到了他创作出最新的原子显微术的时候,七级的欧斯彭之掌都能被他随心释放。
不过戚远并不为自己的法力增加而高兴什么,真正引起他兴奋情绪的是原子显微术!
这个法术没有任何战斗意义,但是它可以使戚远获得微观视觉,能够观察到分子内部的活动,原子、电子、键桥,无不纤毫毕现!
事实上,最大的难点并不在于看到微观世界,而在于视觉可以清晰分辨微观世界中的运动。
原子、电子在微小距离间的运动速度是超乎想像的,一开始戚远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光亮,这让他想起了所谓的“跃迁”。
此后奋斗许久,终于使微粒们动得“慢”了下来,至此,这个原子显微术才告成功。
若是按照艾梵瑞尔的法术分级标准,它的魔力使用量大约等同于九级奥术,同预警术、异界之门、流星爆之类的奥术基本持平,其学习难度对于艾梵瑞尔的住民很可能超过了传奇的界限,不过如果由地球的相关学科学者学习,很可能也就是八级、九级的难度。
等级从来不是唯一的标准,或许称之为一种另类的归纳也无不妥。
有了原子显微术,戚远的第一个观察对象就是他自己,他的身体既是优势,也是隐患,生存能力远远超越人类毋庸置疑,但梦蛹的存在也令戚远时时刻刻感受着太阿倒持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