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卿略为迟凝了一下。才道:“皇上明鉴。臣以为可以。”其实他也知道。目前大宋的诸将之中。只有杨沂中。无论是资历、经验、能力都适合出任都督。女生文学唯一有一点不合适的地方就是他是杨炎的爷爷。但这个理由却是无法摆在台面上來说。而且陈俊卿也认为如果是因为这个理由。而不启用杨沂中。也未免太荒唐了。
赵忱到沉得住气。并沒有急于表态。又问道:“其他各位意见呢。”
这时史浩才放下心來。。让杨沂中出任都督。和杨炎出任有什么两样。因此也道:“臣也以为皇上之见可行。同安郡王出任都督确实更合适一些。”
梁克家道:“只是同安郡王的年纪稍大了一些。只怕未必能够胜任。”
韩彦直笑道:“同安郡王年纪虽大。但精力尚在。而且都督府还是在天临府坐镇指挥。又不是让同安郡王领军出征。。臣以为到无不可。”
刘珙也道:“臣也以为由同安郡王出任都督可行。”
梁克家和洪适见了。知道反对也沒有用。也就赞同了。
统一了众人的意见之后。赵忱立刻下旨。设立都督府。任命杨沂中为都督。并且立刻开始着手制订对金军的作战计划。
偏偏在这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來。隆兴府职方司派遣到临安的探子传回來一个确切的消息。金国皇帝完颜雍病了。因此现在金国的人马才一直按兵不动。而且不止是一条线。从好几条线都传來了同样的信息。再经过隆兴府职方司留守人员分析核对之后。主持职方司的周信终于可以确认。这条消息是准确无疑了。才上报给杨炎。
这个消息立刻使天临府朝廷上下为之一震。敌国的皇帝病了。对于大宋來说当然是好事。杨炎这才明白,金军攻克了信州之后,就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数在帮助大宋。
一天以后。镇守襄阳府的李显忠也赶回到天临府。恭贺赵忱继位。
由于只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宋又进行了一次新君登基的大典。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江西、湖南、两广都是杨炎的势力范围。当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題。而李显忠坐镇襄阳。京西路和湖北路都在他的管辖范围。麾下拥有大军八万之众。势力仅次于杨炎。他亲自回天临府朝贺。表示李显忠也认同赵忱的君位了。这对目前天临府的朝廷來说。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现在只等四川那边的消息了。如果四川那边也承认了赵忱。那么现在大宋剩余的地方基本也就算统一了。不过四川地处偏远。道路又难行。一去一回一般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因此还要等待结果。
不过李显忠回到天临府。正好赶上都督府成立。正好可以杨沂中和杨炎聚在一齐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几个人经过了两天商议之后。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呈交给中书省和枢密院。